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,原发性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,继发性可能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引发。缓解方法包括热敷、药物镇痛和调整生活习惯。
1. 原发性痛经主要与月经期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,这种物质会刺激子宫收缩导致疼痛。遗传因素可能影响前列腺素分泌水平,母亲有痛经史的女性发生率更高。环境寒冷、精神紧张可能加重症状。经期避免生冷食物、保证腰腹部保暖能减少刺激。
2. 继发性痛经需排查妇科疾病,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期会出现逐渐加重的疼痛,子宫腺肌病常伴随月经量增多。盆腔炎、宫颈狭窄等疾病也可能引发持续性疼痛。超声检查可发现卵巢巧克力囊肿等典型病变,CA125检测辅助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。
3. 非处方药物可选择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,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,建议月经前1-2天开始服用。中成药如元胡止痛片含延胡索等成分,具有活血化瘀作用。严重疼痛可考虑短效避孕药,通过抑制排卵降低前列腺素水平。
4. 热敷下腹部15-20分钟能放松子宫肌肉,水温控制在40-50℃避免烫伤。适量饮用姜茶可促进血液循环,生姜中的姜烯酚具有抗炎作用。经期进行温和的瑜伽动作如婴儿式,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。
5. 日常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可减少炎症反应,鲑鱼、亚麻籽等食物含量丰富。维生素B1缺乏可能加重痛经,适当摄入全谷物、瘦肉等食物。每天进行30分钟快走等有氧运动,长期坚持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。
痛经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发热、异常出血需及时就医。记录每次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,突发剧烈疼痛要警惕黄体破裂等急症。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痛经的基础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。
编辑:boheyiliao 来源:妇产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