眩晕病由内耳平衡系统紊乱、脑部供血不足或全身性疾病引发,治疗需针对病因采用药物、前庭康复或手术。常见诱因包括耳石症、梅尼埃病、颈椎病变,改善方法涉及体位训练、限盐饮食和颈部理疗。
1. 内耳疾病是眩晕主要病因。耳石症因碳酸钙结晶脱落刺激半规管,表现为头部转动时短暂天旋地转,可通过Epley手法复位治疗。梅尼埃病源于内淋巴液积水,伴随耳鸣和听力下降,急性期服用倍他司汀改善循环,长期需限制咖啡因摄入。前庭神经炎多由病毒感染导致,激素冲击治疗配合 Brandt-Daroff 训练可加速代偿。
2. 中枢性眩晕涉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,常见于高血压、动脉硬化患者。颈椎骨质增生压迫血管时,颈部MRI可见椎动脉狭窄,需联合服用尼莫地平扩张血管,配合枕颌带牵引。后循环缺血引发眩晕常伴复视,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效果显著。小脑梗死等危急情况需立即溶栓治疗。
3. 全身性疾病如贫血、低血糖也会诱发眩晕。缺铁性贫血建议口服琥珀酸亚铁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,血红蛋白低于70g/L需输血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,保持TSH在2.5-4.0mIU/L区间。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应从卧位缓慢起身,必要时穿弹力袜改善静脉回流。
4. 精神心理因素不可忽视。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需接受认知行为治疗,帕罗西汀等SSRI药物能调节5-HT水平。焦虑引发的过度换气综合征,纸袋呼吸法可快速缓解症状,长期建议进行正念冥想训练。
眩晕发作时应立即坐下防跌倒,记录发作时长和伴随症状。反复发作需完善前庭功能检查、头颅MRI和颈动脉超声。梅尼埃病晚期可考虑鼓室注射庆大霉素,顽固性耳石症可行半规管阻塞术。日常避免突然转头,睡眠时垫高床头15度减少耳石移位风险。
编辑:boheyiliao 来源:心血管内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