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需结合医学干预、功能训练及生活调整,目标是恢复部分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。核心方法包括物理治疗、药物治疗、心理支持和辅助器具使用。
1.物理治疗
运动疗法是康复的基础,通过被动关节活动预防僵硬,主动训练增强残存肌力。水疗利用浮力减轻负重,水中步行训练可改善平衡。功能性电刺激激活瘫痪肌肉,促进神经重塑,例如刺激股四头肌辅助站立。
2.药物治疗
巴氯芬缓解痉挛,需从5mg起始逐步调整剂量。加巴喷丁控制神经痛,常见剂量为300mg每日三次。注射肉毒素处理局部肌肉痉挛,如内收肌注射改善坐姿。需定期评估药物副作用。
3.生活重建
轮椅选用需测量座宽和靠背高度,电动轮椅适合高位截瘫患者。防压疮坐垫选择凝胶或空气交替型,每30分钟需减压一次。家居改造包括降低灶台高度,安装卫生间扶手。
4.心理干预
认知行为疗法应对抑郁,每周1次团体治疗改善社交回避。正念训练减少焦虑,每日15分钟呼吸练习。家属需参与心理教育,学习沟通技巧。
康复需持续6个月以上,急性期后转入社区康复中心。定期进行ASIA分级评估,调整方案。保持每日2小时直立位预防骨质疏松,营养补充需增加蛋白质至1.5g/kg体重。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活自理,部分患者可通过康复训练恢复基础行走能力。
编辑:boheyiliao 来源:神经外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