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椎病常见症状包括腰痛、下肢放射痛、活动受限等,可能与椎间盘突出、骨质增生或肌肉劳损相关。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,可通过药物、理疗或手术干预缓解症状。
1.腰痛
腰椎病最典型症状为腰部持续性钝痛或急性刺痛,久坐、弯腰时加重。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时,疼痛可向臀部及下肢放射。初期建议热敷缓解肌肉痉挛,疼痛剧烈时需服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。
2.下肢麻木无力
神经根受压会导致小腿外侧或足背麻木,伴随肌力下降。腰椎CT可定位压迫位置,轻症通过甲钴胺营养神经,重症需椎间孔镜手术解除压迫。日常避免提重物,睡眠时腰部垫软枕保持生理曲度。
3.间歇性跛行
行走时下肢酸胀疼痛,休息后缓解,提示腰椎管狭窄。需减少爬坡、登山等负重活动,康复训练侧重腰背肌锻炼,如五点支撑法每天3组,每组维持10秒。严重者需椎板切除扩大椎管容积。
4.晨僵现象
清晨起床时腰部僵硬活动困难,活动30分钟后缓解,常见于腰椎退行性病变。睡前可进行腰部热敷,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。硫酸氨基葡萄糖可延缓软骨退化,需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。
5.姿势性侧弯
为减轻神经压迫,身体会不自主向健侧倾斜。矫正需佩戴腰部支具,配合牵引治疗每周2-3次。游泳特别是仰泳能有效改善脊柱力线,每周坚持3次,每次40分钟。
6.马尾综合征
出现大小便失禁或会阴部麻木时,提示马尾神经严重受压,属于急诊手术指征。需在6小时内行椎管减压术,延迟处理可能导致永久性功能障碍。
腰椎病症状进展具有阶段性,早期表现为单纯腰痛时可通过保守治疗控制。当出现神经损伤体征时,应尽快至脊柱外科就诊,避免盲目推拿加重损伤。核磁共振是明确病变性质的金标准,治疗方案需根据影像学结果个体化制定。
编辑:boheyiliao 来源:骨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