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心病护理需从药物管理、生活方式调整及症状监测三方面入手,核心措施包括规律服药、低脂饮食和适度运动。
1. 药物管理
冠心病患者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(如阿司匹林)、他汀类降脂药(如阿托伐他汀)和β受体阻滞剂(如美托洛尔)。漏服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,需设置服药提醒,定期复查肝功能与肌酸激酶。硝酸甘油片应随身携带,胸痛发作时舌下含服,5分钟未缓解需立即就医。
2. 生活方式干预
饮食采用地中海模式,每日盐摄入低于5克,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,增加深海鱼(三文鱼、鲭鱼)和膳食纤维(燕麦、芹菜)。运动选择快走、太极拳等有氧活动,每周5次、每次30分钟,运动时心率控制在(220-年龄)×60%以下。戒烟后1年心血管风险可降低50%,酒精每日限男性25克、女性15克。
3. 症状监测与应急处理
记录每日血压(目标<140/90mmHg)和晨起静息心率(55-60次/分)。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左肩放射痛提示病情进展,需24小时内就诊。冠状动脉CTA每年复查1次,支架术后患者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(INR维持在2-3)。
规范护理可使80%患者减少急性发作,重点在于建立药物依从性系统、培养低盐烹饪习惯及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。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糖化血红蛋白<7%,冬季外出注意保暖避免血管痉挛。
编辑:boheyiliao 来源:心血管内科